院内新闻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院内新闻 >

锦旗背后的故事:生死权衡处,是否插管,信任写下最温暖的答案

温馨提示:由于篇幅原因,很多内容不能详尽,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,可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沟通

  “谢谢,谢谢明主任!”南通六院结核病科二病区医生办公室里,两位中年女子紧紧拉着明湘虹副主任医师的手。

  要不是您当时的精心治疗,我爸怕是撑不过那段难关。现在他状态好多了,每天佩戴无创呼吸机几个小时,虽然下床活动还是受限,但基本的生活能自行完成。我们姐妹几个轮流来看望时,老爷子还能跟我们聊聊家常。这样的日子,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!父亲出院已有四个月,我们姐妹几个商量着,一定要送一面锦旗表达谢意。

  

未命名2.jpg

 

  姐妹俩将一面绣着“医德高尚,亲和仁爱”的锦旗郑重地递到明湘虹副主任医师手中,眼中满是感激。

  呼吸衰竭,老人生命垂危

  2024年12月27日,82岁的于老伯因“胸闷、气促,不能平卧”在当地医院多种药物抗感染治疗后未见效果,来到了南通六院结核病科二病区。

  于老伯入院后,系列检查结果不容乐观:肺部病灶持续进展,血气分析确诊为 II 型呼吸衰竭。床位医师明湘虹副主任医师细致查体后,神情凝重地告诉家属:“老人这次病情十分危急。” 随即,医疗团队争分夺秒启动抢救,迅速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、强效抗感染、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措施。然而,尽管全力施救,老人的病情仍持续恶化,逐渐出现烦躁不安与意识模糊,无法配合呼吸机治疗。复查血气指标显示: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加剧,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显著恶化,每一项数据都在敲响生命的警钟。

  是否插管,面临两难抉择

  “现在必须立即气管插管,否则呼吸衰竭无法纠正,随时可能危及生命。”明湘虹语气坚定而温和地向家属解释,“只要建立有效的气道,充分清理痰液,就能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,老爷子才有希望挺过这一关。”

  “我爸这个年纪,插管会不会加重他的负担?”考虑到气管插管的风险,于老伯的家属仍有所顾虑。

  “全力抢救或许会面临诸多不确定,但至少我们能做到不留遗憾;选择放弃,这份沉重的抉择可能会成为长久的心结。”明湘虹放慢语速,温和而坚定地补充道:“这个决定不容易,我们会和你们一起面对。”

  相互信任,创造生命奇迹

  “听明主任的,我们信任您才到六院来的!如果插管能救命,我们同意!”迅速商议过后,于老伯一家决定抓住这“一线生机”。

  医护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,调整抗感染方案,开展充分吸痰,积极扩容,补充电解质等治疗。经过救治,老人的二氧化碳潴留量逐步下降,体温恢复正常,气道里的脓痰也在减少,病情逐渐好转。1月,拔出气管插管后,出院回家休养。

  

未命名2.jpg

 

  “最近痰液还多吗?饮食有没有胃口?体温正常吗?戴无创呼吸机还适应吗?”出院后的 120 多个日夜,明主任始终将老人的病情挂在心上,定期通过微信细细询问。

  “明主任,我爸爸无创呼吸机佩戴蛮配合的,咳嗽也轻了,但这两天脚面有点浮肿,该怎么处理呀?”每当发现父亲身体出现新状况,老人女儿总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明主任求助。

  这样一来一往的沟通,早已成为父女俩与医生之间的特殊“复诊”,让院外的康复之路始终有专业的守护与温情的陪伴。

  从病房里的生死守护到院外的持续关怀,医护人员的耐心与专业,不仅温暖了患者的生命旅程,也让患者与家属感受到坚实的依靠与深切的关怀。这一面承载着患者和家属真挚情感的锦旗,也成为医护人员在救死扶伤这条漫长不易的道路上,最温暖、最鼓舞人心的力量。

点击预约咨询

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(南通市永和路881号)

0513-80886688 0513-80886699